座落於台北市忠孝東路與中山南路口的監察院 平常戒備森嚴
9/17及9/ 18兩天古蹟日解禁開放院內國定古蹟供民眾參觀
並舉辦人文書畫展 國樂表演 監察院調查案件解說 童玩敬親活動
9/17與外子8:55在忠孝東路上看到排隊等待9:00進場的人潮
臨時變更古蹟參訪行程順序 到下午才回到這裏參觀
監察院範圍包括面臨忠孝東路與中山南路街角的兩層樓建築和後方的大樓
國定古蹟是面臨兩條大道街角的兩層樓建築 原是日據時期的台北州廳
於一九一五年完工 設計者是建築師兼台灣總督府營繕課長的森山松之助
森山松之助在台灣設計的建築物用了很多文藝復興後期建築的裝飾
現存者都成了著名的古蹟 除了台北州廳舍外
還有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 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
台南州廳舍(今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
當時在日本本土的建築物若設計成文藝復興式樣的外觀造型
會有正反兩派意見 森山松之助於一九0六年被延攬到台灣擔任營繕課長
因台灣不屬日本本土 可以不受批評開心的運用巴洛克建築語彙
以前去過國立台灣文學館 今與監察院比較 覺得兩棟外觀有點相似
監察院建築模型
國立台灣文學館建築模型
主入口在兩條大道交會處 以弧狀向外凸出
入口處有4對對柱支撐的門廊 對柱仿自希臘的「托次坎」柱式
中央屋頂設有圓塔 碟形圓頂仿自拜占庭式 屋頂舖設銅片
下方周邊開12個半圓形小窗 有自然採光功能
進入院內主入口就是門廳
室內上方可見二樓欄杆和圓頂穹隆
彩繪玻璃
兩側翼樓內側拱廊
拱廊的另一側是中庭花園 中庭花園在舊樓新廈之間
今天1樓室內活動室設有童玩區及趣味體驗區
下場玩闖關遊戲小試身手
在1樓大禮堂茶憩回顧區聆聽國樂演奏
領取完成闖關活動的紀念品 陽光四法環保袋和小包公鑰匙圈
再去欣賞建築設計
衛塔 在正立面入口兩側
八角形塔加半圓形的塔頂 是兩側翼樓的起點
兩翼建築的屋頂上面設有老虎窗
原只知老虎窗是開在斜屋頂上突出的直立窗戶
常做為屋架閣樓通風採光用
那天聽到解說員的講述才知老虎窗(dormer window)的典故一說
她說老虎窗和老虎體型無關 老虎窗是屋頂的窗戶
所以洋人又稱為roof window
一百多年前上海工匠師傅建造洋樓常聽到外國技師提到roof window
用洋涇濱英語發音唸為勞夫window 並告訴徒弟說roof是屋頂
window是窗 不懂英文的徒弟們以勞夫窗稱呼
一代傳一代轉述 roof window
勞夫窗 就漸漸被說成發音接近的老虎窗了
牛眼窗 上方有拱頂石
周圍花草飾紋泥塑可見到臺灣蔬果 石榴 鳳梨 豌豆…
角塔 設在翼樓尾端
破縫山牆又稱破山頭 是將三角形山牆的中間切斷如破縫
是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喜歡用的建築裝飾手法
在一樓入口也見到圓形山牆採用破縫山牆方式
勳章壁飾 中央有橢圓形突起 周邊裝飾有花草紋飾如勳章
右翼翼樓
左翼翼樓
監察院是台灣現今保存最完整的巴洛克式建築代表作 國家古蹟中的精品